在世界诸多璀璨的古文明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且是唯一至今未曾断代的文明,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先贤们留下的文化遗产数不胜数。除了埋在地下的宝藏,还有地上矗立的一座座宏伟的古建筑。
我国的古建筑主要以木材、砖瓦为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既不用钉子也不用螺丝,而是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榫卯(sǔn mǎo),其中凸出的部位称之为“榫”,凹进去的部位称之为“卯”。通过这“一凹一凸”的彼此咬合,互为支撑,使得木结构建筑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抵消一定的能量,这也是我国千万座古建筑能够屹立千年不倒的重要原因。
可随着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加速推进,千篇一律的高楼拔地而起,钢筋水泥的城市林立,木结构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稀少,且榫卯其本身也存在着固定的缺陷,蕴含了千年智慧结晶的榫卯工艺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今天,以“普及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为理念的重拾营造,带着一座原创全榫卯结构的微缩古建筑模型《迟来亭》姗姗来迟。
虽然来时略晚,但它却是一个六人团队历时五年打磨的心血,是1500多个日夜的思索,是踏遍16个省市的古建筑勘测,是3000多张手稿的沉淀,是1682次结构推演的改良,也是设计团队对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隔空致敬和深情缅怀。
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与夫人林徽因自留洋归来,因钟情于中国古建筑研究,常年出没于山林,风餐露宿,足迹遍布全中国,只为亲自丈量古建筑并绘制建筑图纸。他们合作绘制的图纸对古建筑后期的修缮和保护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们也保护了不计其数的古建筑,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皆因他们的努力而留存于世。
因为致敬,所以《迟来亭》必须精密。根据营造手册,解开构件包,225个模型配件可以在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独立拼装组合完成,整个过程妙趣横生,丝丝入扣,能够让人领略中国古建筑营造法式中榫卯结构的特色所在,对榫卯结构的牢固和实用性拥有切身体验,满足了参与者的成就感,同时对古人的智慧肃然起敬。
因为缅怀,所以《迟来亭》必须美丽。迟来有故人,相思无因见——在亭身对联的映照下,仿佛梁思成与林徽因夫妇再次挽手相会,共赏这座精巧的建筑之美。瓦,梁,檩,角云,枋,挂落,檐柱,美人靠,古代亭台元素错落有致,工整大方,细致入微,想必梁林二人都要忍不住要驻足回首,点评一二。作品的复原色方案,低调中尽显奢华,安放在客厅的展示柜中,古朴素雅,也能够彰显主人的文化底蕴、非凡气质。
《迟来亭》的妙处不仅在于它还原了我国古建筑的抬梁式构架,运用了模块化设计理念,还在于它的模型采用了一套通用架构理念,配件可以衍生拼搭出更多样式的结构,用在后续更多的作品中,营造无限可能。这也暗合了梁思成先生“中国建筑看似千篇一律,同时千变万化”的理念。
而由于目前木质模型的加工精度较低,成本较高,且木材对环境要求比较高,因湿度、温度的变化容易产生变形。为了达到细节上极致完美的展现,将构件的精度控制在0.01mm,《迟来亭》整体采用了ABS材质的构件,既能量产也能控制好较高的精度,且ABS材质本身物理性能比较稳定不易变形,仿木纹的高品质手感不会让你的拼搭效果打任何折扣。
《迟来亭》取榫卯结构的精髓,集“立体几何、物理力学、空间想象、逻辑思维”于一体,实现了榫卯结构在现代积木玩具上的自主创新。它是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现代积木玩具,这一点也让它成为了拿奖拿到手软的业界大拿——它是中国制造之美获奖作品、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获奖作品、国际艺术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冈特兰堡设计奖金奖作品。作为业内公认的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非凡创造,《迟来亭》绝对配得上成为你的珍藏。
拼装《迟来亭》,是很好的一次将手工与爱国教育相结合的机会。榫卯结构的超凡构思,领先西方建筑学超越千年,作为炎黄子孙,怎能不将此传承,发扬光大?
重拾营造,薪火相传,让传承千年的榫卯技艺重回大众视野,国潮原创古建筑榫卯模型积木《迟来亭》现已登陆【新物集】,内含迟来亭模型构件+画卷+营造手册+重拾营造牛年印章。3月25日晚正式上线,相见不恨迟,唯恐君不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