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账号直接注册

用手机号重置密码

走近桌游神秘学:可以和幽灵对话,甚至还能预测未来?

2020-12-11 11:43:05

月黑风高,暗灯昏黄,一间小屋中,几人围坐一圈,手指齐按在桌面中间的小碟子上。“碟仙,碟仙,你在吗?”话音刚落,桌上的小碟子开始自行移动起来,大家的脸上也浮现出紧张和兴奋的表情……

在一些带有玄幻或灵异元素的影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碟仙、笔仙和塔罗牌的身影。在文艺作品中,请碟仙、笔仙、翻塔罗牌通常代表着恐怖和未知,但现实中,这些东西方古老神秘的仪式都已经向游戏逐渐靠拢,甚至成为桌面游戏的一部分,本文就来聊聊桌游里的这些神秘学。

碟仙、笔仙、塔罗牌的历史渊源

带有东方神秘主义色彩的碟仙、笔仙的玩法看起来类似于中国古代的扶乩(jī)之术。早在东晋时期,扶乩就有记载并运用得相当成熟,唐朝时经由日本传到西方。

这种道教占卜技术一般是这样操作的:两个人面对面站着,共同扶着一个口朝下并拴着笔的簸箕、箩筐或三角形乩架,笔的下面要准备一个木制沙盘,然后做法请神之后,鬼神会通过悬挂的笔在沙盘上写字来解答别人的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写出来的字当然很难写清楚,东一笔西一笔地跟胡乱画画一样谁也看不懂,但是,做法扶乩的法师可以依据画出来的东西,用自己的一套语言来解释并解答占卜人的疑问。比如问家里的人到哪里了,法师就可以指着画出来的横道道来提供方向信息。

两千多年来,扶乩之术一直在民间盛行,谁遇到个什么疑难之事,拿不定主意的,或者需要神灵保佑的,都会请人扶乩。一些历史名人也热衷此道,比如明末著名文学家金圣叹就是一位扶乩大师,许多文人都争相成为他的乩友,他晚年时还通过给人扶乩来维持生计。

而近现代所谓的请碟仙、笔仙则是受西方文化影响而诞生的简化版的扶乩。毕竟要准备沙盘、簸箕、箩筐之类的物件比较麻烦,而请碟仙、笔仙就简单的多,基本也不再需要专业人士的解释,只要在桌面上写上字,摆个碟子拿支笔,谁上谁都行。

在19世纪的西方,宗教信仰受到科技发展的冲击,一些信徒开始急于证明神明的存在。这时候有两个小女孩,凯特和玛格丽塔姐妹,因为号称能够和“幽灵”沟通而受人关注。

每次在其他人向姐妹俩询问题之后,房间里就会响起神秘的敲击声,一声代表是,两声代表否。不少人见识了她们的本领之后都深为叹服,短短几个月,她们创办的唯灵教就横扫北美,吸引了8万名教徒!

不过,只有凯特和玛格丽塔两姐妹能够“召唤出幽灵”发出敲击声,其他人都不行。为了能够和幽灵更好地沟通,教徒们发明了一种叫做“桌灵转”的方式——人们围坐在一张桌子周围,将灯熄灭,轻轻地用指尖触及桌面并唱起赞美诗。一段时间过后,木制的桌子发出响声,开始摇晃、移动,就好像真的有幽灵牵引着桌子一样。

大家应该也猜到了,所谓能召唤“幽灵”其实是这对姐妹制造的一场骗局,她们也曾亲自承认,敲击声都是她们用苹果和脚趾发出的声音,可那些教徒们却依然相信和幽灵沟通是可行的。在将这两位“叛离教义”的创始人踢出教派后,教徒们继续着他们的灵能研究。不过既然桌子如此“邪恶”,一定是受到了恶魔的蛊惑!一位叫做戈弗雷的牧师对桌子进行了正义审判,并用圣经将其制服。

其实用不着牧师出手,人们很快就放弃了单纯依靠桌子来通灵的方式,因为“桌灵转”的操作较为复杂、程序较多,于是一种名为通灵板(Ouija board)的道具开始流行起来。再后来,使用一块可滑动的玻璃(碟仙)以及纸笔(笔仙)等沟通速度更快的方式都一一登场,成为了风靡美国和欧洲的主流占卜游戏。

直到民国时期,碟仙、笔仙的玩法开始回传到中国。据记载,1943年的上海出现了关于碟仙道具的商品,然后向全国蔓延。所以“桌灵转”才是碟仙、笔仙最直接的起源。

比起碟仙、笔仙,塔罗牌的历史更加悠久,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至14世纪末期的欧洲,在当时主要是用于宫廷贵族之间的纸牌游戏。而塔罗牌的起源如今仍是众说纷纭,有认为来自于古埃及,有认为来自于古印度,还有人觉得来源于犹太人或者意大利。

塔罗牌的起源之所以难以通过考证得到定论,主要原因是塔罗牌作为当时民间广为流传但附有异教文化信息的纸牌游戏,动摇了民众对正统宗教的信仰,遭到了传统教廷的大力封杀,大部分相关书籍都被焚毁,一切关于塔罗牌的活动和话题一时间都成禁忌。不过此举非但没有让塔罗牌彻底消失,反而给塔罗牌披上了一层更神秘的外衣。

18世纪,塔罗牌在法国神秘学家的影响下,演化成了单人摆摊占卜的工具。19世纪时一个名为“金色曙光”的神秘学组织,将四元素、占星、卡巴拉、炼金术和各种宗教教义等西方早期对世界的认知理论与塔罗牌相结合,创造了塔罗牌的占卜理论框架体系,并逐步完善。此后塔罗牌的占卜结果不再任由个人发挥,而有了一套更为系统、准确的释义。

和扶乩、碟仙、笔仙等通过“与神灵沟通”来答疑解惑、保佑平安不同,塔罗牌的占卜更偏重于通过随机的抽牌和理论体系结合来计算运势、预测未来。因此,碟仙、笔仙常搭配恐怖惊悚元素,而塔罗牌则更具魔幻色彩。

桌面占卜之术缘何盛行?

千百年来,这些“神神叨叨”的占卜游戏都吸引着各阶层的民众参与其中。尽管参与者常被告知此类游戏具有凶险性,要慎重进行,但人们依然乐此不疲,相信“心诚则灵”。缘何如此?除了封建迷信的洗脑作用外,还牵涉到心理学的一些现象。

首先是人们的无意识行动。可能不少人都曾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接触过碟仙、笔仙这类游戏,而且很疑惑——明明自己和伙伴们都根本没有发力,碟子或者画笔却能够自行移动,这根本不科学吧?

其实早在“桌灵转”盛行之时,科学家法拉第——没错,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电学之父,他曾带领小组人员通过缜密的实验专门研究过这个现象,证明了是参与者的手无意识地带动了桌子的移动,而非其他灵异力量。

后来,知名心理学家贾斯特罗对此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证明了当人们幻想某件事时,就会无意识地带动相应的肌肉以轻微的动作运动,比如想象自己在手提重物,那么二头肌就真的会动。

这种无意识的行为又叫“动念动作”,人们在玩通灵类的游戏时,当心里期盼着相关道具移动,就会无意识的用手部肌肉带动这些道具进行不规则地移动,从而产生了一些看起来有些灵异的现象。

其次是人们的自我催眠、自我暗示心理。人们都会下意识地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还会不自觉地把没有关联的线索串联起来。比如你某天不小心摔了一跤可能只骂一句倒霉就完事了,但如果此前你做了一个奇怪的梦,那么你可能就会认为这两者之间有某种联系。

所以在占卜时,愿意相信的人就会将占卜结果和自己身上所发生的一些巧合事件联系起来,并且只记住那些算得准的,自动忽略掉那些算不准的情况。

最后,人们喜欢快速、直接且不需要太多专业或宗教知识的占卜。这一点从扶乩,到“桌灵转”,再到通灵板、碟仙、笔仙,就可以发现占卜的程序愈发简单,结果几乎立等可得。

塔罗牌虽然需要一些专业的解释,但它自有一套比较成熟完备的理论体系,比起自由发挥成分较多的传统占卜来说,似乎更具科学分析的“可信度”。此外,在部分塔罗牌占卜中,还运用了“巴纳姆效应”,即通过模棱两可的话来给人以一种好像说的很对,算得很准的印象。

它们也能算桌游吗?

那么碟仙、笔仙、塔罗牌此类桌上活动,究竟能否算一种形式的作桌面游戏呢?

当然,这些活动最初一定是更偏重于占卜和灵异性质的。随着科学的发展,大众对于种种神秘现象本质的研究,鬼神幽灵之说虽仍有人心怀敬畏,无神论仍逐渐占据了主流。因此这些流传下来的古老仪式,如今基本都被当成了聚会或者互动的小游戏,比如许多碟仙、笔仙的主题的惊悚片,主角们一开始都是将其作为聚会桌游来玩的(虽然最后都出事了)。

包括1943年碟仙在中国首次被记载,就是以“科学灵乩图”的名义,以桌游道具的形式进行售卖的。彼时经过近代民主、科学思潮的影响,很多人都将其视作玩具,并不会真的相信其占卜结果。

手握大富翁、万智牌等大IP的知名厂商——孩之宝公司,曾经也以Ouija board之名推出过一款通灵板玩法的桌游。而Ouija这个名字,就是最早开发出通灵板的老板,通过碟仙游戏询问“幽灵”后生成的。

这款桌游号称老少咸宜,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但此后环球影业根据这款游戏道具,先后拍了两部相当惊悚的恐怖电影……

以请碟仙玩法为背景的桌游还包括《通灵板:神秘卡牌游戏》、《通灵预言游戏》等,但质量都比较一般,没有什么知名度。单纯作为桌游来说,碟仙玩法虽然简便易行,适合聚会,但规则太过简单,没有竞争性和策略性,没有神秘色彩让人难以投入。难怪大家都只能在其中挖掘恐怖元素了,不过将其作为当下最流行的桌游“剧本杀”的故事背景和道具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塔罗牌最开始就是桌游道具,如今最常见的扑克牌其实就从塔罗牌简化而来的,桌游权威网站BGG也将塔罗牌视为桌游进行收录。

《灵能侦探》就是一款不错的运用到塔罗牌来“通灵”的桌游。当扮演侦探的玩家向扮演死去的“幽灵”玩家发起提问时,幽灵玩家是不能说话的,只能通过一些奇妙的通灵手段来交流,其中之一就是侦探玩家打出沟通牌,要求幽灵玩家在十七张塔罗牌中拿出三张作为提示。

而由于种种原因,塔罗牌逐渐沦为占卜的工具,文艺和游戏作品中也将塔罗牌中的一些设定作为背景板使用。但如今以塔罗牌为背景或道具的桌游不在少数,也终算回归初心。

结语

桌面上的神秘学说,早已在科学的力量下显露出了真相,但一些忠实信徒们很难容许别人质疑他们深信不疑的鬼神之说。谁也不会闲着没事对碟仙、笔仙、塔罗此类仪式活动进行科学检测和论证反驳。只要不过度沉迷此道,不妨将其看做无伤大雅的桌面占卜游戏吧。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后,发表评论
4个评价

举报
请选择举报理由

  • 色情,淫秽
  • 反动,政治
  • 广告营销
  • 恶意攻击与辱骂
注册成功 !
登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