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电影院清洁工们最头疼的人,或许不是把饮料洒在凳子上的人;也不是把吃不完的爆米花撒在地上的人;而是每场电影结束观众陆续退场时,总有那么几个八风不动留在座位上等彩蛋的人。
大火的漫威电影让不少国内观众养成了在观影结束后,还要坚持看完卡司列表,等待最后几十秒小彩蛋的习惯。电影中的彩蛋也被2018年爆款片《头号玩家》发挥到极致,据说它有近200多处彩蛋,串起了很多经典游戏、漫画和电影庞大的世界线。
和电影一样,游戏设计者喜欢在游戏中埋藏彩蛋的历史也由来已久,而且他们并不满足于把“蛋”藏起来,会故意留下一些神秘的线索供玩家去挖掘,这也成为了设计者与玩家对话的一种隐秘途径。
游戏界的“主宰者”任天堂就是典型的彩蛋制造机。从最早的马里奥“负一关”到现在的“除了主线什么都能干”的塞尔达,任天堂的游戏里总是充盈着各种各样的彩蛋,甚至让玩家对找彩蛋的兴趣超过了其游戏本身,也让游戏一词与彩蛋密不可分。
马里奥的“负一关”
电影和电子游戏,都很容易借助剧情和游戏文本埋藏线索和彩蛋。相比之下桌游就相形见绌了,文本量较小,规则透明,除了“承传”类桌游很难设置一些游戏机制上的“隐藏剧情”。
但这并没有妨碍桌游设计师和出版商们调皮且精妙的小心思,他们时不时就会在自己作品的边边角角里植入一些小彩蛋。
惊喜也好,噱头也罢,总能给玩家带去一些不一样的游戏体验,本文就搜罗了一些很多人在游戏中可能不会注意到的有趣彩蛋。
彩蛋一:爱植入的设计师
乌老师除了是“农家乐”爱好者以外,还是个不折不扣的玩梗大师,他总是时不时地在自己的某个游戏里“致敬”自己的其他作品。
1、《农场主2016版》
在2016新版《农场主》的房舍小屋中,有几张桌子上摆着桌游,放大了仔细一看,竟然是《农场主》和《拼布》!好嘛,玩《拼布》就算了,还在“农场主”里玩“农场主”!(禁止套娃啊喂!)
2、《港都情浓》
《港都情浓》的游戏封面是一个正在搬运货物的大汉。但这货物…怎么有些眼熟?这不就是《农场主》吗?!原来整个勒阿弗尔港口运送的都是乌老师的游戏!让人会心一笑之后回味起来,似乎也合情合理,谁让这片港口都被乌老师承包了呢?
更有趣的是,在《港都情浓》的卡牌扩里还有一张牌,一个电子设备上正在进行的游戏就是《港都情浓》,再次套娃!
3、《阿勒农场》
《阿勒农场》是乌老师一部自传性质的游戏,游戏背景就是乌老师生长的故乡,不仅采用了很多真实地名和场景,更有意思的是,游戏中有一只(仅此一只)小奶牛的身上印着“UR”——这是乌老师名字的缩写,看来是乌老师的专属小奶牛,又或者它曾是乌老师童年的好伙伴?
其实设计师在作品中cue自己的彩蛋还有不少,例如VC设计的《地城宠物》里就有一个小妖怪在玩他设计的另一款作品《地城领主》;又如Ted Alspach设计《疯王城堡》中的桌子上有一盒他本人设计的《郊区》;其中最知名的恐怕还是《万智牌》设计师理查德·加菲为自己设计的那“传奇生物-人类设计师卡”了。
光明正大地为自己的作品打广告式的彩蛋,恐怕是设计师们的特权,毕竟免费,还能让忠实粉丝发现这些“小广告”后获得意外之喜。
彩蛋二:调皮的出版商
1、MYBG
仔细看这张牌,有没有发现点什么?没错,就是MYBG四个字母,而英文原本并没有,这就是M社的小心思了。
2、FEUERLAND
《盖亚计划》和《奥丁盛宴》的出版商FEUERLAND的LOGO中有一团小火苗,而这个图案也出现在了《盖亚计划》的封面(驾驶员座椅)和《奥丁盛宴》的几枚(仅此3枚)钱币上。
一般来说,桌游的出版商除了正式的出品LOGO信息等,很少会在作品内容中打上自己的印记,毕竟不是“亲儿子”。但在不影响游戏内容和玩法的前提下,这种轻度的logo植入其实也无伤大雅,反倒可能为出版社吸到一波彩蛋粉。
彩蛋三:偷懒的美工
《勃艮第城堡》和《波多黎各》都是alea旗下的系列中盒游戏。《勃艮第》的迷你扩中有一个“公园”六角片,而《波多黎各》的二扩中也有一个“公园”建筑。
只要有心人将这二者放到一起对比就会发现,美工完全一致,简直是ctrl+c和ctrl+v的复制,不知道算彩蛋还是“bug”,或许被老板发现后,这位偷懒的美工就该被扣工资了!
彩蛋四:致敬与调侃
席德梅尔被称为“文明游戏之父”,所以著名的桌游设计师Vlaada Chvátil(简称VC)在他的经典文明类桌游《历史巨轮》中将就席德梅尔设计成了一名时代领袖,比肩丘吉尔、比尔盖茨等著名时代人物。算是一个不小的惊喜和一次对偶像的“浪漫”致敬。
除了用彩蛋致敬偶像,设计师们调侃起对手来也是从不手软。
《斋普尔》的设计师Sébastien Pauchon就在其中的一张卡牌上画了一只骆驼,背上还驮着一只死熊猫。这两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动物为什么会出现在同一张卡牌上?
这就涉及了一场圈内的“恩怨”,这场恩怨可以从他的另一款作品《依斯巴汗集市》中窥见端倪——它封面是一匹骆驼,而竞争对手设计的《动物乐园》的封面则是一只熊猫。熊猫的尸体被骆驼驮着走,暗示着什么也不言而喻,真是毫不客气的嘲讽啊!
彩蛋五:机制彩蛋
1、叙事类游戏
《绿洲洞天》作为一款故事驱动类的游戏,可以通过骰子点数进入不同的故事,体验不同故事模式下的冒险。在某几篇故事线中有很低的概率可以获得一些特殊农民,给玩家带去探秘的小惊喜。
这些“可遇不可求”的特殊事件正是彩蛋爱好者所追求的宝藏,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这类游戏的重开性,甚至还能成为游戏的卖点之一。
2、解谜类游戏
随着时代的进步,桌游也不断涌现出新的机制和新的游戏模式,如《大搜查》、《时间守望》、《推理事件薄》等结合APP的解谜类游戏,坊间传说《大搜查》S2的“寻宝”剧本可以触发一个游戏之外的隐藏迷题。
新机制的出现为设计师们在桌游中埋下更多彩蛋提供了便利,玩家也能在游戏之外找到更多惊喜的伏笔。不过这种机制类的彩蛋也更需要注意不能“本末倒置”,裹挟用户需求,毕竟本体游戏的体验始终是优先于彩蛋的。
彩蛋六:展会彩蛋
埃森作为全球最大的桌游展之一,是数以万计的桌游爱好者的朝圣地。每年的埃森桌游展现场也会送很多游戏的promo(限量发行的配件,一般称为推广卡),而且埃森的大小宝盒也会带来各种各样的promo。
这些promo很多都会带有埃森的元素:例如《大西部之路》的第十一建筑promo,小房子的招牌就是埃森桌游展的图标;又例如promo无穷多的《卡卡颂》,每年都会推出埃森板块。
展会能成为桌游中的彩蛋和梗,足以见其影响力。不过这也是展会举办方一种聪明的套路,就像网络游戏里常见的限量礼包,不去线下展会就收集不到这些彩蛋promo,对于普通玩家可能没什么影响,但对于强迫症玩家来说简直是非去不可了。
小结
很多人可能不明白放着正餐不吃,非要去挖出那些被藏起来的彩蛋有什么意义。但彩蛋爱好者表示,正餐吃完总要来块甜点。找彩蛋就像挖宝,永远不知道下一铲子是“你中奖了”还是“谢谢惠顾”,但无论哪种结果都很有趣。
而彩蛋之所以有趣,正是因为作品的美好。好的游戏关注玩法,优秀的游戏更关注情感,连藏在角落里的风景也如此美丽,怎能不让玩家感受到整部作品中所饱含的设计师、美术师、出版商们的心血和诚意呢?
如《头号玩家》中所说,游戏制作者最单纯的愿望和渴望就是“谢谢你玩我的游戏”,而彩蛋的诞生正是这种单纯愿望的结晶——“希望我的游戏能令你开心”。
喜欢这些彩蛋的话,不妨现在就去组一局游戏,与设计者来一次亲切友好的会晤,说不定你也能发现一些惊喜的小彩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