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账号直接注册

用手机号重置密码

桌游背后的趣味历史:美国白宫缘何在战争中被焚烧?

xiaomo Lv7 撰稿团队
2019-08-01 19:41:11

在大家的印象中,美国自建国以来,似乎一直都是战争的赢家。除了南北内战之外,一战、二战及其他大小战争战役,战火都没有波及到美国本土。

不过可能一些人不知道的是,如今不可一世的美国也曾在战争中遭遇重创,不仅首都华盛顿被占领,总统出逃,白宫也惨遭焚烧。

这场战争发生于美国发表独立宣言正式建国后不久的1812年,对手为英国,所以又称为第二次独立战争。这是美国独立后第一次的对外作战,因此以这场战争为背景的桌游作品为数不少。

英美之战与白宫被烧

还是先来看看这场英美战争的故事吧,美国当然不可能打到英国本土去,他们的目标是美国的北方——属于英国殖民地的加拿大。加拿大地广人稀,幅员辽阔,军事力量不强,离美国本土又近,怎么看都是一块现得的肥肉。因此在国会鹰派议员们的鼓动下,美国于1812年6月宣布对英作战,前任总统托玛斯·杰斐逊还定下了一个大目标:将英国势力彻底赶出美洲大陆!

为什么美国建国不久就敢于向当时的“日不落帝国”英国挑衅呢?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当时的英国在欧洲正忙的不可开交,忙什么呢,忙着应对法国军事天才——大名鼎鼎的拿破仑的进攻,大部分军事力量都要部署在欧洲,在加拿大只有五千出头的正规军队,以及一部分加拿大民兵,国防空虚。加上美国独立以来,英美之间的关系一直都不太好,所以美国以英国干扰了其海上的正常贸易运输,还强征美国海员入伍为借口,向英国属地加拿大发起了进攻。

被拿破仑搞到焦头烂额的英国当然是不想打这场仗的,为了避免开战,还决定解除对美国的海上贸易禁运。然而因为通讯不发达的原因,这一消息姗姗来迟,美国已经向加拿大发起了入侵,英国无可奈何只得硬着头皮接下了。

不过,气势汹汹但立国未稳的美国也没有做出多充足的准备,陆军正规部队还不到一万人,虽然在战争爆发后不断进行扩充,但临时组建的民兵部队,其战斗力和正规军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

总之战争就这么开打了,战线共有四条,以陆战为主的大湖地区和加拿大边境,以及美国南部州,以海战为主的大西洋及美国海岸。陆战方面,大湖地区和加拿大边境战线的战斗最为激烈,英国在1813年10月后,逐步击败了拿破仑,开始将更多的兵力调遣至美洲大陆,战斗日趋白热化。经过历时近3年的交战,双方在此战线上的多次战斗互有成败,谁都没有取得明显的胜势,不过美国占领加拿大的企图也没有实现。

海战方面,英国的海上军事力量无疑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的,比美国高出不止一个档次。据统计,英国在这次战争中共投入了97艘军舰,各种战列舰、护卫舰种类齐全,而美国全国仅22艘军舰,而且基本均为护卫舰,所以在海面上的战斗美国以游击战为主,打得过才打,打不过就跑,尽量找以多打少的机会。不得不说,美国这一战术在开始占到了一些便宜,俘获了一些英国船只,但是总体实力上的巨大差距还是让英国在战争中后期对美国海域进行了封锁,并占领了美国缅因州,直到战争结束签订和谈条约后才归还。

正因为英国在海上的优势,使他们从容地将欧洲的陆战部队运往美国海岸,并牢固占据了奇萨比克湾。依托于这一战略要地,英军于1814年8月发动了非常出名的一次军事行动——占领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奇萨比克战役。前文已经说过,美国在战争开始后大量扩军,招入了许多民兵,这些缺乏战斗经验的民兵在这次保卫首都的战役几乎完全不堪一击,致使英军轻松占领了华盛顿,并且焚烧了包括白宫在内的许多公共建筑,时任美国总统的詹姆斯·麦迪逊也被迫逃亡到弗吉尼亚。因为这次战役的惨败,致使美国之后再也不敢相信民兵了。有趣的是,在最初英国正规军数量较少之时,加拿大的民兵表现却异常出色,让加拿大从此走上了一条依靠民兵打天下的路子,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都是因为一只金狮子

那么,为何英国军队会如此不留情面,把美国的大本营和总统府都给一把火给烧了?主要原因竟然是因为一只狮子。在战争初期,美国先发制人,占领了加拿大的重要城市多伦多(当时这座城市还叫做约克),不仅在城市中放了一把火,抢走了执政权杖,最重要的是还带走了英国人在加拿大的标志——一个金狮子。

狮子向来是英国人的象征,其皇家徽章上就采用了金狮子和独角兽的图案,所以美国抢走狮子的行为大大激怒了英国!他们下定决心要给美国“相似的惩罚”,所以才搞出了火烧白宫这出戏。哦,其实总统府那时候还不叫“白宫”,因为战后美国人在重修总统府时,为了掩盖被火烧过的痕迹而在外墙全部刷上了白漆,才开始真正被称为“白宫”。

这是美国自独立以来至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首都被占领,而且白宫还遭焚烧。时至今日,很多英国人都还记得这档事,在2014年英国驻美大使馆还搞了一个“庆祝火烧白宫200年”的活动,并称自己的目的是为了纪念英美两国200年的和平友谊,遭到了不少美国网友的白眼。

桌游:《1812年英美战争》(War of 1812)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以此为背景的相关桌游作品吧。早在1973年,就有一款名为《1812年英美战争》的桌游作品面世,并在之后陆陆续续推出了多个版本,规则也开始有了一定的改变,不过基本玩法还是类似的:两名玩家一方控制以防守为主的英国,一方控制主打进攻的美国,在一张绘制着边界地图的矩形版图上进行双人对局。

每名玩家最初都控制着25个区域,拥有一定数量的陆军和海军部队,其中陆军占有更大的比例。游戏开始后每回合玩家们轮流进行行动,移动自己的单位到特定区域并与对手单位展开战斗。战斗主要依靠骰子和兵种属性来判定,直到一个区域内一方败北就退出该地。游戏内一轮为10个回合,每一轮结束后玩家都会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得到一些兵力补充,当三轮游戏结束,最后以双方控制区域的数量算分,来确定胜者。

游戏规则并不复杂,上手简单,节奏较快。因为部队只能在地图上点对点移动,所以对地形要素和兵种搭配要仔细考虑,英美双方的作战策略也具有很大不同,总体来说可玩性还是相当不错的。不过其缺点在于耐玩度不强,平衡性一般,翻盘要素不足,很容易被滚雪球。

桌游:《1812:入侵加拿大》(1812: The Invasion of Canada)

好吧,《1812年英美战争》可能知名度并不是那么高,那么《1812:入侵加拿大》应该有不少玩家有所耳闻,在BGG上700多名的排位也算的上是一个不错的成绩。

游戏当然还是美英之战,不过不再局限于两人对决,最多可支持五人共同来玩,所以可用派系划分地更加细致,包括美国正规军、民兵、印第安人,以及加拿大的民兵和英国驻守的正规军,基本上涵盖了真实战争中参战的各方势力。这款游戏和《1812年英美战争》比较相像的是采用了类似的矩形地图,但具体玩法大有不同。

游戏的流程很简单,玩家每人起始有三张卡牌,每一回合首先在特定区域内放置和撤离自己的单位,接下来使用移动卡移动自己的单位,并可以使用两张特殊事件卡,第三步进行战斗和结算,最后抽取卡牌补满手牌后回合结束。玩家在一轮游戏中重复进行以上回合,当美英任意一方,或者双方都使用过停战卡,那么这一轮结束,进入下一轮。在进行三轮之后,通过计算控制区域的数量来决定胜负。游戏以和平停战结束游戏的方式,也十分符合1812年战争中双方不分胜负最后议和的真实状况。

游戏每一轮回合数不定,随时都可能结束,因此节奏非常明快。双方各自阵营的配合与互动十分关键,各种卡牌的使用以及部队的移动都非常有讲究,这让整个游戏的战斗部分反而不再是最核心的。虽然强调配合,但双人、三人对战时也同样乐趣不减,唯一的问题可能就在于平衡性方面不是那么完美。

桌游:《麦迪逊先生的战争:1812年令人难以置信的战争》(Mr. Madison's War: The Incredible War of 1812)

《麦迪逊先生的战争》同样是一款双人对战的区域控制类桌游,主要以卡牌进行驱动,玩家双方每回合轮流抽取和使用本方卡牌来进行调兵遣将、攻城拔寨。当美方先控制了加拿大的魁北克,或者英方先控制了美国的三个重镇,则游戏结束。如果双方都无法占据对手的关键地域,则三轮结束后通过算分来决定胜负。

游戏最大的特点在于除了结果可以改变之外,其他部分几乎将真实战争的进程较为完美的融入到了游戏的玩法之中。从开始的宣战卡牌和战前行动,到随着轮次的进行,每一年份可使用的卡牌各不相同的设定;从第一回合由先发制人的美国率先行动,到之后回合行动顺序由骰子来决定等等,都在保持平衡性的同时,加入了更多的历史元素和玩法元素。此外,不同星级将领的带兵设定,海军部队差异性的行动方式,都使得游戏更加有趣多变。

总体来说,这款桌游的节奏比较稳健和流畅,给人一种循序渐进、从平衡试探到逐步白热化的感觉,像是在演绎一场真实的战争模拟一般。游戏的不足之处一是在于前期兵种几乎没有差异,战术性小,二是着重于城镇的控制,在控制湖泊后给以对手的惩罚过少。不过瑕不掩瑜,这款游戏依然是一部将战争背景和游戏玩法结合的比较到位的作品。

桌游:《Amateurs to Arms》

为纪念英美战争200周年,2012年诞生了不少相关背景的桌游,除了上面的两部作品外,《Amateurs to Arms》也是其中一款质量有所保障桌游。

《Amateurs to Arms》依然只支持双人对战,游戏的版图非常带感,色彩丰富、设计精良,各种区域划分布置看起来几近真实。不过,版图上主要放置一些代表状态的标记,并不会将部队安置其中,玩家们间的对战主要依靠卡牌驱动。游戏开始时每一名玩家将得到四张行动卡牌,然后轮流出牌,卡牌所造成的效果将在版图和一个计量表上显示,并使玩家们得到点数。之后玩家们可以使用这些点数来进行升级部队、建造船只、招募领导等操作。游戏中的结束方式和一般桌游略有不同,它设置了一个和平路径,很多事件都会影响到这一和平路径的推进,当到达1815年停战协议签订时间,游戏就将结束,通过算分决定胜者。

游戏有很多有趣的玩法机制。比如将陆战部队划分为正规军、地方民兵、炮兵团和骑兵等多种类型,特性各不相同,海军也分为炮艇,帆船,护卫舰等等作用不同的船只。此外还加入了招募领袖人物玩法,以及和《麦迪逊先生的战争》类似的将领升级带兵机制。“埋伏”和“响应”也比较有意思,“埋伏”就是玩家可以在当回合将一张牌反面朝下,等自己的下回合再触发这张卡的效果。而具有“响应”机制的面朝下的卡牌,会在对手做出行动时触发。最大的惊喜来源于将欧洲战事的影响融入到了游戏当中,当拿破仑通过事件卡被击败,英方就将转守为攻,甚至直接封锁美方的全部海域!

各种玩法元素的汇入,使得这款游戏一如真实的战争演练一般需要较强的策略和谋划,并会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可玩性和耐玩度都很高。不过对于那些喜欢在区域控制机制下玩互车大战的玩家,可能就要失望了。

结语

以19世纪初的那场英美战争为背景的桌游作品还有很多,比如《Rocket's Red Glare》、《For Honor and Glory: War of 1812 Land and Naval Battles》、《Turning Point 》等等,不过游戏品质比较一般,这里就不再一一盘点了。

英美之间的这次大战既无胜者、也没输家,开始和结束的都很奇怪,谁也没有得到什么利益,好像就是白白打了一场仗。不过对于后世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几乎直接改变了加拿大和美国其后的建军思路和战略方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深入了解一下。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后,发表评论
34个评价
游戏推荐
文章推荐

举报
请选择举报理由

  • 色情,淫秽
  • 反动,政治
  • 广告营销
  • 恶意攻击与辱骂
注册成功 !
登录成功!